江陰拖爐餅的基本介紹
拖爐餅最初流行于塘橋及周圍地區(qū),逐漸輻射到楊舍、塘市、福山、港口、大義、顧山等地,是楊舍、塘橋兩地,現(xiàn)流行于常熟市大義、福山,張家港市楊舍、塘橋、港口,江陰市北漍、長涇、祝塘一帶。
營養(yǎng)價值
面粉富含蛋白質(zhì)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鈣、鐵、磷、鉀、鎂等礦物質(zhì),有養(yǎng)心益腎、健脾厚腸、除熱止渴的功效。
產(chǎn)品特點
香氣襲人、酥而不焦、油而不膩、香甜可口。
歷史民俗
清朝同治三年春天(1864年),李鴻章的淮軍配合“戈登洋槍隊”攻打楊舍堡城的太平軍。駐在楊舍的太平軍護王陳坤書得訊后,就組織楊舍、華墅、塘市、塘橋等地方師帥部隊,在長涇河周圍布下包圍圈,準(zhǔn)備迎敵。
楊舍老百姓聽到太平軍要打洋鬼子,大家非常興奮。戰(zhàn)事緊迫,太平軍出征路上要吃飯,大家就想要做點干糧,讓戰(zhàn)士們吃飽肚皮好殺洋鬼子。
楊舍城里有個糕餅師傅叫陳阿二,他想出做素心餡的面餅既方便又上口,于是,家家獻面粉,人人到地里挑薺菜。陳阿二約了幾個糕餅師傅便動手做起來,和面、掐坯、搟皮、包餡、攤平,然后下鍋,鍋下火旺,鍋里油熱,餅不消片刻就煎熟了。師傅們連夜做了好多餅,送到太平軍營房里。第二天一早,部隊開拔上前線,楊舍城百姓夾道相送。陳阿二想,還剩下不少面坯、餅餡,何不現(xiàn)做現(xiàn)吃?陳阿二想好了,馬上動手把做好的生餅、煎餅的爐子、素油、硬柴,一起裝到一輛拖車上。楊舍街上人頭攢動。有人眼睛尖:“哈,陳師傅好主意,把煎餅爐子也拖來啦!”
街面上飄散一陣陣油香、餅香。陳阿二忙得不亦樂乎,忙不迭地把剛出爐的噴香的餡餅塞到經(jīng)過的太平軍戰(zhàn)士手里。部隊出城了,走遠了,餅香還沒有散盡。有好事的問了:“阿二師傅,你做的這個餅,叫啥餅???又方便又好吃,總該取個名字吧?”陳阿二抹了一把汗,撓了撓腦袋,憨厚地笑了:“這個,這個嘛?”他敲敲鍋子,又拍拍爐子,拍拍拖車,忽然脫口而出:“就叫——拖爐餅吧!”
江陰拖爐餅的制作方法
原料工具
1.精白面粉、香油、白糖。
2.薺菜、豬油(俗稱板油)、芝麻。
3.搟面杖、砧板。
4.兩只鐵爐子,一只平底爐、一只尖頂錐形爐。
工藝流程
1.用面粉和水并滴入適量香油攪拌揉捏和勻備用。
2.用適量豬油、白糖、薺菜(剁碎)拌勻為餡。
3.將包餡的面團搟成圓餅狀(也有長圓形),外粘芝麻備用。
4.將兩只爐子預(yù)熱至適當(dāng)溫度(全憑老師傅經(jīng)驗)后,將圓餅依次排在平底爐上,然后將預(yù)熱的錐形爐蓋在平底爐上,以頂爐、底爐的熱量將餅烤熟。
5.烤熟后將頂爐拖(移)開(故稱拖爐餅),便制成了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(shè)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(nèi)容,本文江陰拖爐餅關(guān)鍵詞為“江陰拖爐餅包裝設(shè)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(quán)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(chǎn)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(jīng)服務(wù)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(nóng)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(zhì)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