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寧光餅的基本介紹
光餅又稱繼光餅,是福建省地福州、建甌、順昌等地最受喜愛的漢族傳統(tǒng)餅類名點之一。
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與每年清明節(jié)掃墓時,在眾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“光餅”,它成了人們懷親念祖的一種鮮明的地域民俗文化。
產品特點
餅的上層表面豐滿光滑,呈古銅色;餅的內層柔軟如海棉;底層則硬如鐵卻不焦。
歷史民俗
光餅的歷史,還得從戚繼光抗倭說起。
一種起源說是閩東南民眾為戚繼光的軍隊預備的干糧。但關于這種說法,浙江慈溪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傳說卻能提供一點佐證。
據說,戚繼光率領士兵追殺捕剿倭寇,貴在用兵神速,但行軍過程中,架鍋燒飯拖延不少時間,戚繼光又想不出其他的好法子。有一次,行軍至慈溪龍山東門外,一老農為戚家軍獻上許多中間小孔、外置芝麻的咸餅以作慰勞,并對戚繼光說,這餅光光的,用繩子穿上帶在身邊,餓時即可充饑。消息傳開后,沿海各地的百姓爭相為軍隊做光餅。光餅名稱從此流傳開來。由于助戚家軍平倭有功,據說明嘉靖帝賜名曰“繼光餅”。也因為該餅略帶咸味,又稱咸光餅。
制作方法
烤光餅用的是一口高近兩米、直徑約有一米的外裹黃泥的大缸。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點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“白”,缸底只剩余燼,然后把做好的餅胚,由兩人合作,伸手入缸,飛快準確地貼在缸壁之上,若是遲緩一點,就怕那光著的手臂要烤出泡來。直至餅面呈金黃色時,迅速將火撥攏。用小鏟從壁爐內鏟下光餅。
壽寧光餅的品嘗吃法
繼光餅在當地的食法,可謂發(fā)揚光大到極致:當地群眾會將繼光餅放入水中泡得發(fā)脹,接著將它切成塊狀,然后同芥菜梗、肉片等下鍋烹炒。據稱這還是當地的一道名菜。這樣的吃法至今還在進行著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壽寧光餅關鍵詞為“壽寧光餅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